樹優良家風 創素養家庭
——第十五周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
澳門一肖一碼100%中獎 劉晏
各位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上午好!
有個地方,你能享受快樂,傾訴憂愁,分享收獲,那里有最親近的人,最暖心的關懷,最誠摯的祝福,它就是——家!
家是杜甫詩中“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明”的那份偏愛。
家是溫庭筠詞中“因思杜陵夢,鳧雁滿回塘”的夢寐以求。
家是王安石詩中“春風又綠江南岸,明月何時照我還”的歸心似箭。
在你心中,家是什么呢?
為了提高國際社會對家庭重要性的認識,促進家庭的和睦、幸福和進步。1993年2月,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 確定每年的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。而家庭的幸福美滿,便能夠帶動社會的進步和諧。今年5月15日是第30個“國際家庭日”,在這里,我們發出“樹優良家風 創素養家庭”的倡議。
習總書記說過,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。我們大家在這所陪伴我們一生的學校里,得它滋養,受它熏陶。孟母三遷,擇鄰而居見苦心;岳母刺字,精忠報國永流傳。家是一個人成長的起點,也是人生觀、價值觀形成的源頭。
被譽為“中國知識分子第一人”的梁啟超先生,不僅是戊戌變法的領導者,還養育了九個子女。在他的教育、引導下,其子女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,甚至還產生了“一門三院士”的佳話。梁家傳承了勤奮進取的家風。
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總理曾專門召集身邊親友開家庭會議,并定下了著名的“十條家規”,傳承了清廉的家風,為中華民族“大開光明之路”。周家傳承了清正廉潔的家風。
抗日英雄楊靖宇,慘無人道的日軍不能理解他的不屈意志,殘忍剖開楊靖宇的遺體,卻看到他的胃里連一粒米都沒有,只有樺樹皮、野草和棉絮,這使殘暴的侵略者也對他肅然起敬,稱他是“頑強的敵人”。2016年,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,楊靖宇的孫子馬繼志手捧著包著樺樹皮的紅色包裹說:“母親生前總是拿著樺樹皮教導我們,咱是抗日英雄的后代,不能向組織提要求,要低調做人,工作勤奮,不給先輩抹黑?!?/span>楊家傳承了樸實無私的家風。
習總書記說過,“家風好,就能家道興盛,和順美滿”。在一個幸福美滿、文明和諧的家庭中,除了父母的榜樣力量,孩子也是優良家風的締造者。新時代的優良家風等待著在場的每一個素養少年來書寫。
回眸細想,我們一直沐浴在父母的愛河里:當我們遇到困難,能傾注所有來幫助我們的人,是父母;當我們受到委屈,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,是父母;當我們犯錯誤時,能毫不猶豫原諒我們的人,是父母;當我們取得成功,會衷心為我們慶祝,與我們分享喜悅的人,也是父母。父母之愛,深如大海,情比天高!因此,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、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,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,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!
然而,同學們,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:我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?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呢?民間有句諺語:兒生日,娘苦日。當父母為我們慶賀生日時,我們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換來我們生命的母親呢?是否曾給孕育我們生命的母親一聲真誠的祝福呢?據資料顯示:有近50%的學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,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。同學們,或許一聲祝福根本算不了什么,但對父母來說,這一聲“生日快樂”卻比什么都動聽,都美好,都難忘,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!
孝敬父母是良好家風的體現。作為孩子,在家里幫父母拖一次地,刷一次碗,做一頓飯,有時間多陪陪父母,在父母生病的時候多照顧照顧他們,也讓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長大的父母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。所以我呼吁各位同學,從身邊小事做起,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。自己的房間收納整齊是不是舉手之勞?說話禮貌、不跟長輩頂嘴是不是基本教養?相信父母,勝過相信心智不成熟時結交的“朋友”,是不是基本的覺悟?蔡元培先生說過,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,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。
家是溫馨的港灣,容納漂泊的靈魂;家是如傘的大樹,遮擋酷夏的驕陽;家是清涼的雨絲,拂去疲憊的征程。有愛的地方,才是家。
習總書記強調,“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,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、民族進步、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,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?!眱灹嫉募绎L像一座燈塔,指引后輩踏上人生正途;高素養的家庭像一汪清泉,潤澤子孫心靈無比充盈。東外人致力于弘揚優良家風,明德守禮,讓道德的力量在新時代綻放光芒;東外人奮進于構建素養家庭,家校聯合,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我的講話就到這里。謝謝大家!